當前位置:陽光遊戲站 >

單機圖文攻略

> 火與劍》完整歷史背景,《騎馬與砍殺

火與劍》完整歷史背景,《騎馬與砍殺

《騎馬與砍殺:火與劍》完整歷史背景

    《火與劍》所描寫的是一六四八年開始的波蘭王軍與哥薩克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內容涉及到波蘭、立陶宛、烏克蘭、克里木汗國和俄國之間的複雜關係。這裏有必要對它們的歷史淵源作一個簡略的回顧。

大約在公元九世紀,在維斯瓦河和第聶伯河之間,居住着古斯拉夫人。由於北歐諾曼人的入侵,這個地區便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基輔羅斯國家,烏克蘭全境都處在這個國家的疆域之內。波蘭人屬西斯拉夫人,於十世紀末建立國家。立陶宛也在十二世紀形成強大的勢力,不斷向羅斯地區擴張,其疆土除立陶宛本土外,還包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十三世紀中葉,東部和西部斯拉夫人都遭到蒙古軍隊的入侵。據史料記載,一二三二年蒙古的拔都曾率領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攻佔了莫斯科公國、基輔羅斯,一直攻到波蘭的首都克拉科夫,但在瓦爾斯塔特遭到波、德聯軍的阻擊,損失慘重,蒙古軍不得不退回到伏爾加河下流,並以薩萊為都城,建立了橫跨歐亞的欽察汗國。十四世紀中葉,立陶宛打敗了欽察汗,從蒙古韃靼人手裏解放了包括基輔羅斯在內的整個第聶伯河流域。波蘭在這期間,也收復了沃侖、加利奇和利沃夫等城市。一三八五年為了抗擊騎士團的侵略,立陶宛與波蘭在克列沃簽訂協議,兩國實行聯合,立陶宛大公雅蓋沃與波蘭女王雅德維佳結婚,並加冕為波蘭國王,立陶宛併入波蘭,這樣隸屬於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莫斯科公國卻一直受到欽察汗國的統治,達二百五十年之久,直到一四八○年,伊凡三世時期才結束韃靼人的統治,其時的欽察汗國也因內部矛盾,分裂成克里木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諾蓋汗國、大帳汗國等汗國。而以克里木汗國勢力最強,後來它又與土耳其結成聯盟,經常騷擾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特別是與其接壤的烏克蘭地區。一五四七年伊凡四世把莫斯科公國改為沙皇俄國,並加冕為沙皇。在吞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諾蓋汗國之後伊凡四世便於一五六三年率領俄軍進攻立陶宛。面對俄國咄咄逼人的擴張侵略,波蘭和立陶宛於一五六九年簽訂《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波蘭共和國。波蘭共和國便成了一個包括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一小部分俄羅斯的多民族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成立後,大批波蘭貴族擁向烏克蘭,他們在那裏圈田劃地,建立勞役制的大莊園,迫使當地農民淪為農奴。茹凱夫斯基、波託斯基、扎莫伊斯基等家族便成了烏克蘭地區的豪門望族,其佔有的土地甚至超過西歐某些封建公國。而原有的烏克蘭王公貴族,也仿效波蘭豪門,成了擁有大地產的封建領主,與波蘭豪門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特權。烏克蘭農民不堪豪門貴族的壓迫,便紛紛採取逃亡的形式,逃到第聶伯河下游誰也管不到的地方。他們以捕漁、狩獵和墾荒為生,被稱為哥薩克。十六世紀末,他們在第聶伯河的著名險灘扎波羅熱的托馬科夫卡島上安營紮寨,建立了哥薩克中心營地——謝契。為了防禦土耳其和克里木韃靼人的侵犯,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組織——民團,並民主選舉出自己的統領。由於哥薩克驍勇善戰,波蘭國王巴託雷便把他們登記在冊(只限一千人)、委以戍邊任務,被稱為“在冊哥薩克”,波蘭政府給予固定的薪餉,並對其上層哥薩克授予貴族稱號。隨着逃亡農奴的人數的增加,哥薩克隊伍不斷擴大,哥薩克要求增加在冊人員的數目,波蘭政府不僅不增加,反而因財政困難剋扣他們的薪餉,並不斷限制他們的自由,這常常引起哥薩克上層和羣眾的不滿,武裝暴動時有發生。這些暴動雖然被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哥薩克勢力並沒有被削弱,反而越來越壯大、以至於威脅到波蘭共和國的安危。一六四八年是波蘭歷史上不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五月,爆發了由赫米爾尼茨基策動和領導的大規模的哥薩克暴動,暴動立即演變成有農奴、城市平民和其他階層參加的聲勢浩大的遍佈烏克蘭全境的戰爭。

《火與劍》所描寫的就是這場由赫米爾尼茨基發動的哥薩克大暴動。小説在廣闊的畫面上展現了波蘭軍隊和哥薩克韃靼聯軍的血與火的較量,並在硝煙瀰漫、刀光劍影的殘酷戰鬥中插入了斯克熱杜斯基與海倫娜的愛情故事。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部歷史小説的基本內容。圍繞着這兩條主線又派生出許多支線,每條支線都寫得脈絡分明、錯落有致,而且與主線緊密相聯,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曲折生動。

《火與劍》寫了兩個對立的真實的歷史人物:赫米爾尼茨基和維希遼維茨基。顯克維奇筆下的赫米爾尼茨基與歷史上的赫米爾尼茨基原型較為一致。他原是扎波羅熱哥薩克部隊的一位文書,因與波蘭貴族有私仇,便策動哥薩克叛亂,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實現他割據稱王的野心。顯克維奇在刻畫赫米爾尼茨基這個人物時,並沒有將他簡單化,而是從多方面去揭示他的性格。他兇狠殘暴、殺人如麻,但他天生是個將才,善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能一呼而百應,一起事便打了幾個大勝仗,讓許多身經百戰的波蘭老將軍都成了他的敗將和俘虜。他報復心很強,對他的仇敵往往斬盡殺絕,不留活口。但他又很講義氣,斯克熱杜斯基救過他的命,便對他格外開恩,幾次落入他的手中都沒有將其殺掉便是這種義氣的證明。他專橫跋扈,權慾薰心,總想稱王稱霸。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與外國勾結,讓韃靼軍隊蹂躪自己的同胞,更可惡的是他與沙皇俄國簽訂密約,使烏克蘭成為沙俄的藩屬,導致俄軍大量入侵,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波俄戰爭,並讓俄國奪走了第聶伯河東岸的大片土地,也使波蘭的元氣大傷,而赫米爾尼茨基就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小説作者從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主義立場,對赫米爾尼茨基的叛賣行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露。

與赫米爾尼茨基不同,小説中的雅內梅·維希遼維茨基則是個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與歷史上的原型大相徑庭。他原是烏克蘭的一個大領主、大軍閥,在羅斯地區以殘酷而聞名。他對農民的剝削和欺壓,勝過在烏克蘭的波蘭貴族。作為軍事長官,他倒是波蘭軍隊中最堅決的主戰派,但他不是常勝將軍,也不是運籌帷幄的將才,不過茲巴拉日一戰使他聲威大震,成為十九世紀許多作家所歌頌的對象,稱他為“鐵公爵”。而顯克維奇在小説中更是把他譽為“英豪蓋世,韜略雄才”。如同中國著名小説《三國演義》那樣,劉備是羅貫中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而《火與劍》中的維希遼維茨基也是顯克維奇的理想化人物。在他的筆下,維希遼維茨基成了一個既具政治遠見,又深得民心的傑出統帥,他具有民眾領袖的胸襟和軍事統帥的素質。他對部下仁愛和藹、關懷備至,對敵人殘酷無情、格殺勿論。他既能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又能從小處着想,以身作則。他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能與手下官兵同甘共苦。作戰時,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成了令波蘭人信心倍增、令哥薩克聞風喪膽的軍事天才,成了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彷彿國家安危、人民性命都繫於他一身。總之,維希遼維茨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儘管他與真實歷史人物有較大出入,但卻刻畫得栩栩如生,頗受讀者的讚賞,但卻引起評論界的爭論不休。

《火與劍》中另一條主線中的兩個對立人物——斯克熱杜斯基和包洪,也刻畫得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他們兩人都對絕代佳麗海倫娜愛得非常深沉和專一,但對愛情的態度卻不盡相同,前者把祖國看得比愛情更重,結果卻獲得圓滿結局,後者把愛情看得高於祖國,最終落得孤身一人,蜷縮在一個荒蕪的小村裏。斯克熱杜斯基是顯克維奇最欣賞的一位騎士,賦予了他許多高尚的品德。他熱愛祖國,對雅內梅公爵也忠心耿耿。他聰明機智、武功超羣、勇敢善戰,而且盡忠盡職、愛憎分明,他對部下温和愛護,對朋友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總之,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波蘭騎士的種種美德。顯克維奇對包洪這個人物也沒有醜化,只是把他刻畫成瑕瑜互見的人物。據歷史記載,包洪在十七世紀就是個著名的哥薩克,“他有着獅子的勇猛,蛇的狡猾,狐狸的奸詐,狂風的輕浮”,“自由、草原和戰爭是他的生命。”在顯克維奇的筆下,他生性粗暴,喜怒無常。他參與了叛亂,卻反對赫米爾尼茨基的投靠沙俄,表明他還有點民族氣節。他英俊魁梧,作戰勇敢,常常不顧性命。有時他非常殘暴,有時有一種俠義精神,被哥薩克譽為俠客,在民歌和傳説中廣受讚揚。他又是個不死的鳳凰,多次被人殺得奄奄一息,以為他必死無疑了,可是他又活了過來,依然神氣地出現在戰場上。他對海倫娜的愛情是執着的、忠誠的,而且尊重她的感情,不以暴力相向,表現了他的騎士風度。

在小説的“四騎士”中,除了斯克熱杜斯基外,其他三位:查格沃巴、伏沃迪約夫斯基和波德比平塔也是作者着墨較多的人物。米哈烏·伏沃迪約夫斯基是位身材矮小的騎士,卻武藝超羣,他的刀術在波蘭軍隊中堪稱一絕,連身高力大的包洪都敗在他的刀下。他對祖國忠誠不二,對朋友俠肝義膽,而且謙虛和善,從不居功自傲,更不喜炫耀自己。他機敏矯健而又富有童趣,但他也有苦惱:渴望愛情而難以得到。龍金·波德比平塔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都與伏沃迪約夫斯基有所不同。龍金身材高大,臂力過人,而且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也不夠機敏,但他敦厚、善良、慷慨,作戰勇猛,常常令敵人聞風喪膽。他對祖國赤膽忠心,對朋友友愛坦誠,是位令人崇敬的騎士。

查格沃巴是位貫串三部曲全過程的人物,也是作者精心刻畫的喜劇性人物。他出身貴族,在哥薩克暴動之前,他混跡於各地,是個好酒貪杯的老頭。不過他閲歷豐富,見多識廣,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他的性格直到救走海倫娜之後才真正展示出來,他機智過人,鬼點子很多,而且多才多藝,能彈會唱。他對朋友忠誠相待,很講義氣,每當朋友遇到危難時,他竟能不惜赴湯蹈火,百方營救。在他帶領海倫娜逃亡到巴爾城的一路上,前有燒殺成性的匪徒,後有包洪的追兵,可謂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但他憑着過人的機智和化裝的技術,總能化險為夷,渡過難關。在對敵作戰時,他常常會懦弱得令人發笑,但一旦需要他參戰,他又會表現得無比的英勇。每當他被敵人逼迫得無路可退,或者處在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時,他又能急中生智,不僅能使自己絕處逢生,還能克敵制勝。查格沃巴還是個幽默風趣的人,而且能説會道,每當他説話時,總是滔滔不絕,繪聲繪色,使聽眾聽得入迷。他又是個愛吹牛的人,處處好表現自己,吹噓自己,每當他講述事件時,總愛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説得天花亂墜。他能把不體面的事情説成是他的英雄業績,甚至貪別人之功為己功,把別人的功勞算在自己的賬上,他儼然成了天下無敵的英雄,處處都有他立下的不朽的功勞。他若是讚美起一個人來,能用誇大的言辭,説得聽眾對他讚美的人肅然起敬。但當他諷刺人、挖苦人時,他的言辭又是那樣的尖酸刻薄,使被挖苦的人難以忍受,不過他倒有一顆金子般的誠摯之心。他嗜酒如命,只要有酒,便會不分地點、場合、生人或朋友,總要喝得酩酊大醉不可。由於他在三部曲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和性格的風趣,查格沃巴便成了波蘭家喻户曉的人物。

《火與劍》是一幅色彩絢麗的人物畫卷。書中描寫了上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些人物,如上面所論述的,作者是以濃墨重彩去刻畫他們的,而其他一些人物也刻畫得生動鮮明,有的寥寥數筆,便躍然紙上,體現了顯克維奇塑造人物的功力。如斯克熱杜斯基的侍童曾江,就刻畫得十分細緻、逼真、生動。儘管他是個十六歲的少年,但他卻顯得很有智謀,辦事也很認真,顯得很是老練。他像查格沃巴一樣,愛嘮嘮叨叨,喜歡賣弄自己。他有些貪財,但從不去搶劫和偷竊別人的東西。他對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甘願為其赴湯蹈火。他對斯克熱杜斯基的依從也超出了一般的主僕關係,反而倒像一對朋友和兄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gyxz.com/twdj/o8v5j.html